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 建筑文苑 > 結構設計 > 正文
2014-09-17 11:26 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1.注意柱長度系數(shù)的計算方法和選取;
2.注意柱配筋單、雙偏壓的選取,一般以單偏壓配筋,雙偏壓驗算為好,因為雙偏壓是多解,即配筋量、配筋形式不唯一;
3.梁、柱保護層厚度按規(guī)范取用,程序內部加12.5;
4.對大截面柱,可以考慮梁柱重疊部分為剛域;
5.一般均可以考慮梁剛度放大、梁扭矩折減,以考慮樓板的影響;
6.對常規(guī)的框架結構可以選用簡化的薄弱層分析,即“十二層以下框架的薄弱層計算”,控制結構的塑性位移;對于有錯層、多塔、大面積開洞、斜柱斜梁、異形柱、鋼結構、帶剪力墻等等結構,均不能計算薄弱層和塑性位移;
7.對不同層嵌固柱、不等高嵌固柱,程序提供了“與基礎相連的最高層號”和修改柱計算長度兩種方法;
8.梁調幅按一完整的柱梁進行,次梁只能在本跨內調幅,負彎矩向下調幅后,跨中正彎矩自動增加;
9.梁跨中正彎矩的設計內力,不小于簡支梁跨中正彎矩的1/2,此時設計彎矩組合號為0;
10.梁的彈性撓度一般以主梁為準,次梁撓度僅為參考;
11.對異形柱自動按雙偏壓計算配筋,按雙剪計算箍筋;
12.雙偏壓驗算柱配筋,需先做柱鋼筋歸并;
13.恒載計算一般應選擇“模擬施工1”,也可以選擇“一次性加載”;
14.對于短柱,軸壓比從嚴0.5-0.1;
15.當結構分析不考慮地震時,柱軸壓比按1.05限值。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