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1 14:02 來源于網絡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公共建筑的結構技術有哪些?
公共建筑常用的三種結構形式:墻承重結構、框架結構、空間結構。
1.墻承重結構
常為磚砌墻體、鋼筋混凝土梁板體系,梁板跨度不大,承重墻平面呈矩形網格布置,適用于房間不大,層數不多的建筑(如學校、辦公樓、醫(yī)院)。結構特點:內墻和外墻起到分隔建筑空間和支撐上部結構重量的雙重作用。
其承重墻要盡量均勻、交圈,上下層對齊,洞口大小有限,墻體高厚比要合理,大房間在上,小房間在下。
2.框架結構
承重與非承重構件分工明確,空間處理靈活,適用于高層或空間組合復雜的建筑。
3.空間結構(大跨度結構)
充分發(fā)揮材料性能,提供中間無柱的巨大空間,滿足特殊的使用要求。經常使用的有拱形、空間網架、懸索結構、空間薄壁、充氣薄膜等。
現代大跨度結構與古代的拱或穹隆相比具有極大優(yōu)越性,主要表現如下:
(1)跨度大;
(2)矢高;
。3)厚度薄,自重輕;
。4)平面形式多樣。
以上結構有兩個共同地方:一是它本身必須符合于力學的規(guī)律性;二是它必須能夠形成或覆蓋某種形式的空間。沒有前一點就失去了科學性,沒有后一點就失去了使用價值。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