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13 11:23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我國造園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記載三代時期已有供帝王狩獵之苑囿,秦漢以后,除建造宮室外,兼及注意供游賞的宮廷園林。唐宋之御苑當以宋微宗營建之延福宮及壽山良岳最為宏偉。而私人園林于六朝唐宋亦有很大發(fā)展。古代園林建造大多與享樂生活有密切關系,然而經過歷代匠師的創(chuàng)造,以人工設計建造天然優(yōu)美的景物,點綴環(huán)境,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統(tǒng)治階級的生活需要,明清時期的園林藝術出現(xiàn)了繁盛的局面,皇家苑圃和私人園林的數(shù)量、規(guī)模都大大超越前代,特別在繪畫、詩文影響下,在意境設計、氣氛渲染上有著不少值得重視的創(chuàng)造。
明清兩代皇家在建造官殿同時,以巨大的人力與財力不斷地營建園林,至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而達到高潮;始覉@林集中于首都北京,有附屬于宮廷的御苑(如故宮御花園、乾隆花園及三海),也有建立在郊區(qū)風景勝地的離宮(如頤和園、圓明園等)。此外,在某些地區(qū)還建有行宮,其中承德之避暑山莊,尤具有巨大的規(guī)模。
包括現(xiàn)今北海在內的西苑,是明清時代皇城內規(guī)模最大的園林,它的歷史可以遠溯到遼代在這里建立“瑤嶼行宮”,金大定年間又疏溶水道擴大湖面,將挖出泥土堆成小島,并沿湖修建離宮。元忽必烈以這里為中心,修建大部,將宮闕建筑排列在太液池的東西兩岸,巧妙地將巍峨的宮闕和旖旎秀麗的水上風光結合在一起,使這里成為皇城內御苑。明清兩代就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營建亭臺閣榭,堆山疊石,使景色更加秀麗宜人。
西苑風景區(qū)是利用天然條件,以人工點綴美化環(huán)境的古代園林范例。全園以水為主,以高聳的瓊島白塔為中心。自瓊島前方觀覽,巍峨的團城和蔥蘢的瓊島上殿閣相連,金碧輝煌,自湖北岸遙望,碧波蕩漾,瓊島及白塔浮現(xiàn)湖上,長橋臥波,湖岸婉蜒,一洗宮廷莊嚴呆滯之感而仿佛進入仙境。沿湖除北岸幾組梵剎殿宇外,基本上是平緩柔和的輪廓線,散落布置著造型精巧參差錯落臨水而建的五龍亭、華麗莊嚴的小西天、天王殿、東岸一帶更有清幽的濠濮澗,雅致優(yōu)美的畫肪齋等,構成為具有特色的“園中之園”。
明清皇家的離官主要在北京西郊一帶。這里山巒起伏,水道縱橫,經過歷代開拓經營而越發(fā)秀美,佛寺禪林園林別業(yè)點綴其間,早就成為貴族文人宴游詠唱的勝地。又經明清兩代大力興建,特別是清代在這一帶大規(guī)模的施工幾無虛日,涌現(xiàn)出著名的暢春園、圓明園、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萬壽山清漪園(即頤和園)等“三山五園”。其中現(xiàn)今保存最完整和規(guī)模最大之園林為頤和園。
頤和園地處北京西北郊,距城二十華里,附近玉泉山有清冽的泉水,金代時山上即建有行宮,玉泉山泉水匯成甕山前的大片湖泊(七里泊),元代時曾由此引水到大部,對運輸及京都用水起過重要作用。明代稱七里泊為西湖,甕山前有長堤直延,山上建有圓通寺,湖中遍植蓮菱,遠處西山隱然如畫,湖光山色,宛然有江南意趣,已成為人們流連忘返之處。清乾隆皇帝為了給其母慶賀六十壽辰,開始了以甕山西湖為主體的清漪園大規(guī)模營建工程,并將甕山更名萬壽山,西湖名為昆明湖。清漪園的修建共用十五年時間,其間擴展了昆明湖面積,傍山臨湖大興土木,又在后湖沿岸修建仿江南的臨水街市,基本上具備了今天的規(guī)模。造園耗費大量財力,在一八六○年、一九○○年兩次遭到英法聯(lián)軍及八國聯(lián)軍的焚燒洗劫,慈禧太后為了滿足其窮奢極欲的生活又兩次挪用巨款進行修復,并更名為頤和園。
頤和園作為封建皇帝的離宮,集當時南北園林建筑之長而兼?zhèn)涔偻、庭園之特色。全園包括以仁壽殿為中心的政治活動區(qū),樂壽堂、玉瀾堂、德和同等生活區(qū)及以萬壽山昆明湖為主的湖山游覽區(qū)。政治活動區(qū)及生活區(qū)建設基本上是嚴謹?shù)牡钐眯沃,裝修布置豪華富麗,但院中布置假山遍植花木,一定程度上減弱官廷嚴肅呆滯的氣氛,與園林相映成趣。
萬壽山和昆明湖是全園的主體,占據了絕大多數(shù)面積,較成功地利用天然地勢精心進行了點綴營建。萬壽山是全園制高點,隆起于昆明湖北岸,在前山從下到頂布置了一系列氣勢宏偉的建筑群,層層排列,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從山腰的排云殿至山麓的佛香閣智慧海而達高潮,在中軸線主體建筑的兩旁還布置有不同風格的亭臺樓閣,登之可鳥瞰全湖景色。這些富麗的殿閣,以精美的形制和鮮明的色彩與山勢和蔥綠的樹色相結合,構成壯麗優(yōu)美的形象。而橫貫山下的一條七二八米的彩畫長廊象一條彩帶一樣將湖山游覽區(qū)與生活區(qū)連貫起來,萬壽山前的廣闊的昆明湖,碧波蕩漾,又筑以長堤將湖面分為三部,堤上遍植桃柳,又布置種種不同風格的橋,在形象及色彩上都增添了變化?v目西望,玉泉及西山諸峰盡收眼底,巧妙地將園外景色收入園內,用借景手法擴大了視野,使景色更加壯美。
頤和園后湖后山古樹參天,曲徑通幽,與前山相比別有清幽境界,這里山上原建筑有藏式廟字,臨湖有仿江南市肆的街道也都別具一格。頤和園湖濱及環(huán)山還布置了許多精巧的亭榭及優(yōu)美庭院,特別是位于后湖東端的諧趣園,園中池水清澈,周圍用曲折的游廊連接亭臺樓閣,系仿自無錫寄暢園,具有江南特色。
遭到八國聯(lián)軍焚燒破壞而成為一片廢墟的圓明園,是清代皇家園林中難得的杰作。圓明園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間,以后一百五十多年中續(xù)有修建。包括圓明園、長春園、萬春園三部分,共占地五千多畝,有風景點一百多處,被譽為“萬園之園”,從規(guī)模及建筑藝術水平上都超過頤和園。
圓明園建筑形式豐富多采,布局設計靈活生動。其中有供皇帝朝會的正大光明殿及官員的朝房,景色開闊的九洲清宴,湖面浩茫的福海,海中有按宋趙伯駒《仙山樓閣圖》畫意設計的蓬島瑤臺,園中還有包括300多間游廊殿宇的宗教建筑舍衛(wèi)城,收藏四庫全書的藏書樓文源閣,刊刻淳化閣帖的淳化軒,娛樂演戲的同樂園,仿江南市肆的暄鬧的街道和仿農村景物的北遠山村。其他如仿杭州西湖、蘇州獅子林、海寧安瀾園、江寧瞻園等名跡建造的景物更是舉不勝舉。值得注意的是圓明園還建造了西洋式的建筑群,并覆以中國式的彩色琉璃屋頂,樓前安裝人工噴泉,將中西建筑形式成功的加以融合。這些不同的景色被匠師們巧妙而協(xié)調的分布于園內,各帶有莊嚴、富麗、活潑、清幽、純樸、雄奇、平淡、新奇等特色,與自然環(huán)境相結合,構成絕妙的天然圖畫。
圓明園在清代帝王生活中有特殊地位,他們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在此園居住,成為僅次于紫禁城的政治中心,在優(yōu)美的宮苑殿閣中所收蓄著文物書畫珠寶奇珍,成為宏偉富麗的藝術之宮。
位于河北省北部的承德,是清代帝王夏季避暑和從事政治活動的地方。承德北部的山區(qū)森林密布,又是清代帝王秋季狩獵的極好圍場。因此,從康熙到乾隆的八十余年在這里建成了宮廷、園林、廟字相結合的避暑山莊和外八廟,由于這里群山環(huán)抱,奇峰疊出,景色雄偉,幅員寬闊,因此富有另一番天然意趣。山莊的官殿區(qū),以澹泊敬誠殿為中心,采用木結構,不加彩飾,在隆重莊嚴的造型中具有古樸的風致。以熱河源構成的湖區(qū)風景,多數(shù)模仿江南景色,而北岸平原區(qū)的萬樹園古木參天綠草成茵,麋鹿成群,具有天然野趣,清帝每在這里搭設氈包篷帳野宴蒙古王公貴族。莊外東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別建有傅善寺、溥仁寺、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普佑寺、須彌福壽之廟、普陀宗乘之廟、殊象寺、廣安寺等,其中普陀宗乘之廟系于乾隆三十二年仿拉薩布達拉宮樣式建成,是在準噶爾叛亂平定不久,為接待青海新疆各族上層人物而建。須彌福壽之廟系乾隆四十五年為了接待后藏宗教首領班禪六世到承德朝覲,而仿照他在日喀則居住的扎什倫布寺的形式興建的。這兩廟在外八廟中規(guī)模最大,分別仿前后藏喇嘛寺廟的風格,并融入漢族建筑藝術,以大紅臺為主體,鎏金銅瓦頂,風格獨特,蔚為壯觀。
私人園林在明清兩代也有極大的發(fā)展,一些官僚士大夫巨商富戶的深宅大院之中常有精致的園林池榭,風景幽勝處又建有別墅。他們或裝點山林,或優(yōu)游林下以娛晚年,因此,擇地疊石造園蔚然成風。特別是在經濟繁榮達官文人薈萃之地蘇州、揚州、無錫、松江、杭州、嘉興一帶更為發(fā)達。前代園林得到修整與改建,新修園林爭奇斗勝,私人造園出現(xiàn)前代未有的盛況。
蘇州在明清為工商繁盛,文人薈萃,詩文書畫及工藝美術異常發(fā)達的城市,名園眾多為各地之冠。如滄浪亭(始建于宋),獅子林(始見于元),拙政園、留園、五峰園(始建于明),怡園、耦園、網師園、鶴園等(均始建于清)皆比較完整的保存到今天,致使蘇州成為世界著名的美麗的花園城市。揚州在清代為鹽商聚集之所,又是文人云集之地,清帝數(shù)次南巡,大事鋪張,更促成此一地區(qū)園林之繁盛,至乾隆時自揚州北門沿瘦西湖至平山堂一帶,樓臺相接,園林相望,花香鳥語,蕭鼓樓船,城中名園亦不下數(shù)十,此一盛況在《揚州畫舫錄》一書中可見其勝概。今存之瘦西湖各風景點及城中個園等猶見其水平高超。其他如上海之豫園、南翔之古漪園、北京之勺園、漫園均為著名之園林。
園林為綜合藝術,其間又融合繪畫、書法、詩歌、工藝諸因素,取自然之勢加以人工之創(chuàng)造點綴,成為優(yōu)美之游樂環(huán)境。山明水秀之郊野(如北京西郊,揚州瘦西湖、杭州西湖)可建優(yōu)美之園林,塵囂暄鬧的都市城內也能以巧妙的手法擇地度勢疊山引水,創(chuàng)造出“城市山林”的清幽環(huán)境,如蘇州諸園林即具此特色。私人園林不若皇家宮苑占有廣闊之地,但更注意在有限的空間內容納豐富的景區(qū),以創(chuàng)造動人的意境及無窮的變化,如入園處必曲徑通幽,穿過花石小院漸入佳境。園內以重重庭院及花石分隔景區(qū),布置以水為主點綴亭臺橋榭創(chuàng)造平淡清新之境(如蘇州拙政園),或堆山疊石奇峰羅列林木蕭森,出現(xiàn)清奇之丘壑。又根據生活、游賞不同需要布置觀賞、居住、品茗、宴游、小憩之建筑,考慮四時晨昏風雨包括流水聲響竹影搖曳所產生之效果,對一臺一閣一亭一軒甚至門窗家具的形制設計都極為考究,更由名人題詠集聯(lián),以詩歌書法點綴而引人玩味,在造型、色調、園藝多方面要求達到高度的和諧與統(tǒng)一。
疊石在明清造園中占有突出重要地位。優(yōu)秀的疊石作品要求依地勢高下創(chuàng)造丘壑,妙在開合變化取境自然,或雄奇,或渾厚,或玲瓏,或奇巧,或峭拔,或平淡,或依墻而疊,或臨水而筑。有的點綴疏竹小樹如倪瓚繪畫小品,有的山石渾厚,草木華滋宛然黃王氣魄,不少疊石名家都有一定程度的詩畫修養(yǎng),從遺存至今多種風格的園林疊石中也可看到與繪畫的相互影響。
中國建筑網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