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 > 建筑文苑 > 結構設計 > 正文
2006-12-13 14:22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糾錯】
樓高加上當?shù)嘏_風季節(jié)強勁的風力,使得建筑物的結構系統(tǒng)需要非比尋常的解決方式,結構工程師羅伯森,這位ENR雜志1989年的風云人物,向貝氏建議采用合成的超強結構體,即以鋼組構成盒狀,內(nèi)灌注混凝土,以之做為抗風力暨承重的主干。
仔細觀察中銀大廈,會發(fā)現(xiàn)許多貝氏作品慣用的設計,以平面為例,中銀大廈是一個正方平面,對角劃成4組三角形,每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節(jié)節(jié)高升,使得各個立面在嚴謹?shù)膸缀我?guī)范內(nèi)變化多端,至于平面的概念,可以溯至1973年的馬德里大廈,馬德里大廈亦是以方正的正面做多邊的分割,分析其組合,乃系兩個平等四邊形的變化。
中銀大廈整棟大樓以三樓營業(yè)廳,17樓高級職員專用餐廳兼宴客廳與頂端70層的“七重廳”等處最受矚目。
兩層樓高的營業(yè)空間恢宏,以石材為室內(nèi)主要建材更增加其氣派,位在該層中央直達第17樓的內(nèi)庭,其在詢問服務臺上方的天花處形成一個金字塔,令人聯(lián)想到巴黎羅浮宮整建案的設計,同樣是金字塔造型,兩者有著不同的空間意義,羅浮宮一案是由玻璃形成一個罩覆的實體空間,中銀大廈是在一個實體空間中塑出虛負的空間。貝氏極為知名的華盛頓藝廊東廂,在東西兩廊間的廣場,有數(shù)個小金字塔錯落地分布在噴泉,這些小金字塔是以其雕塑性來豐富景觀代間,同時為兩廊之間的地下通道采光,若追根究底貝氏采用的最早之金字塔造型,是擬建于劍橋的肯尼迪紀念圖書館,該案因為基地未獲解決而夭折,這四個案子的金字塔尺度大為殊異,唯一共同點是皆具有采光的功能。
17樓是第一個有斜面屋頂?shù)臉俏,斜面達7層樓高,在北側的休閑廳,透過玻璃天窗可以仰視到大廈的上部樓層,自中庭可以俯看到營業(yè)大廳,空間的流暢性在此再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第七十樓的“七重廳”是舉辦盛大宴會的場所,大廳中有張可坐24人的大桌,兩側有數(shù)組沙發(fā),南側是備餐間,儲藏室及男、女廁所,整層就是一個大房間,加上高斜的玻璃屋頂,尺度巨偉,通常建物的頂屋是機械房,貝氏卻將香港中銀大廈機械房安排在第六十九層,在其上層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陽光的玻璃廳,引進陽光,引進風光,將人們對空間的感覺引進至高的層次,令人衷心地佩服建筑師的氣魄,這是貝氏一貫的設計手法——結合陽光與空間。 玻璃帷幕墻需要定期清洗,中銀大廈的造型獨特,清潔維護需要特殊的設計配合,因為建筑物沒有平臺,清潔工作臺得儲藏在第十八、三十一、四十四與六十九樓的機械房內(nèi),操作時,工作臺得由特別設計的窗門出入,斜面的部分,與噴泉地大廈的方法相同,在斜面周邊設計軌道以架設工作臺,受大斜撐構體的影響,垂直的窗欞不是連續(xù)的,工作臺的掛勾特別加長以增加安全性,一幢建筑施工完成并不意味結束,日久天長的維護工作隨著業(yè)主遷入而開始,建筑師有責任藉著良好的設計為業(yè)主考慮,中銀大廈是一個典范。
中銀大廈有個三層樓高的石質(zhì)墩座其上是玻璃帷幕墻樓層,這點是貝氏作品的特例,通常貝氏設計的高樓,由底至頂通體只有一個建材,墩座是因應基地的斜坡而設計,同時希望藉著厚重的石材,增強穩(wěn)定的感覺,墩座部分的窗框呈“冂”形,在窗底加一橫石,而非四邊連續(xù)呈口字形,相同的窗框出現(xiàn)在好萊塢的藝人經(jīng)紀中心;石柱頂端的四方菱形白色石飾,則可在巴黎的羅浮宮整建與北京香山飯店見到;第十七樓與七十樓的遮陽設施,同樣地曾用在華盛頓國家藝廊東廂與達拉斯梅耶生音樂廳;大廈南大門兩側的燈座,使人想到了臺中東海大學校區(qū)內(nèi)的類似設計,這些“似曾相識”的建筑語匯與元素乃是經(jīng)過歷練的設計結晶,凡能經(jīng)得起考驗的,就是歷久彌新的設計,這就是貝氏作品雋永的原因。大廈東西兩側各有一個庭園,園中有流水、瀑布、奇石與樹木、流水順著地勢潺潺而下。水在此具有雙重意義,實質(zhì)方面,水聲可以消滅周圍高架道路的交通噪音,另一方面水流生生不息,隱喻財源廣進,象征為銀行帶來佳運,西南解處聳立朱銘的“和諧相處”銅塑,對著的兩個個巨大青銅像在灰色的花崗巖襯托下,甚是搶眼,銅塑的位置正是到香港觀光勝地山頂纜車站的必經(jīng)之處,就整個敷地計劃而言,頗有點睛之妙,貝氏從事敷地計劃,未若香港一般的慣常方式將建筑蓋滿整個基地,而用心地在東西兩側規(guī)劃了庭園,為人擠樓擁的香港創(chuàng)造了精致的室外空間,誠乃可貴之舉。
結構分析: 整座大樓采用由八片平面支撐和五根型鋼混凝土柱所組成的混合結構“大型立體支撐體系”,此一混凝土 ——鋼結構立體支撐體系,在改進結構性能方面具有如下獨到之處:
1.采用幾何不變的軸力代替幾何可變的彎曲桿系,來抵抗水平荷載,更加經(jīng)濟有效。
2.利用多片平面支撐的組合,形成一個立體支撐體系,使立體支撐在承擔全部水平荷載的同時,還承擔了高樓的幾乎全部的重力,從而進一步增強了立體支撐抵抗傾覆力矩的能力。
3.將抵抗傾覆力矩用的抗壓和抗拉豎桿件,布置在建筑方形平面的四個角,從而在抵抗任何方向的水平力時,均具有最大的抗力矩的力偶臂。
4.利用立體支撐及各支撐平面內(nèi)的鋼柱和斜桿,將各樓層重力荷載傳遞至角柱,加大了樓層重力荷載作為抵抗傾覆力矩平衡重的力偶臂,從而提高了作為平衡重的有效性。
中國建筑網(wǎng)
1、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wǎng)部分資料為網(wǎng)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wǎng)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wǎng)站聯(lián)系,本網(wǎng)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wǎng)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wǎng)站歡迎積極投稿。